鄉村自建房與城市商品房的本質區別:流程長、環節多、自主性強、試錯成本極高。 引入“避坑”理念:不是建造指南,而是“風險預警手冊”和“項目避坑指南清單”。
住建部發聲!“好房子”方向定了。 “好房子”承載著千家萬戶對美好生活的向往。10月11日,國新辦舉行“高質量完成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,住房城鄉建設部部長就如何推動“好房子”建設, 做了詳細介紹。黨中央、國務院作出了建設安全、舒適、綠色、智慧“好房子”的決策部署,住房城鄉建設部抓這項工作,重點抓五個方面,它有一個底層的邏輯。 第一個,建設“好房子”得有一個好的標準,有了好的標準, 第二個得有好的設計,依照好的標準,做出好的設計,才能保證這個房子從起點上好。 第三,好的設計得有好的材料來建造。 第四,有好的建造,得做到人民群眾想要的不漏、不堵。 第五,得有好的運維,保證房屋全生命周期能夠保持在良好的應用狀態。所以,我們就從這五個方面來推動工作。 ? 第一,在好的標準上下功夫。 《住宅項目規范》已經于今年5月1日正式實施,也就是說,從5月1日以后,新建的住宅項目都要按照這個新的標準來實施,這個標準有14項提升,以三個方面提升為例: 第一個,樓的層高,現在已經從原來的2.8米提高到不低于3米。人在晚上睡眠的時候,要吸進氧,呼出二氧化碳,在單位體積當中,如果含氧量高身體就健康,對人的健康有好處。 第二個,4層以上的樓都要加裝電梯。 第三個,對樓板的隔音我們要求降低10個分貝。 總共有14項新的標準,提高我們住房的品質。 ? 第二,在好的設計上下功夫。 ? 第三,在好的建材上下功夫。 針對現代住宅裝修推動研發適用于“好房子”的新型建材,比如綠色材料,我們建造和裝修以后,不用再等半年、等三個月放味; 我們研究綠色建材、全屋智能等,美裝家墻板通過新技術、新材料、新產品,在“好房子”當中得到應用,提高我們的住房品質。 ? 第四,在好的建造上下功夫。 老百姓最關心的“好房子”要解決什么問題,歸納叫“6633”。 其中第一個“6”是有“六不”,不霉、不堵、不漏、不吵、不裂、不臭,大家生活中會有一些感觸。 第二個“6”是這個房子要“六防”,能防電、防火、防災、防盜、防撞、防摔。兩個“3”, 第一個“3”是“三省”,要省心、省地、省錢。第二個“3”是“三要”,要健康、要實用,還要有關懷。 把這些要求梳理成冊,作為“好房子”建造過程中要遵守的。 ? 在好的運維上下功夫。 一方面,要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制度。 第二方面,對于物業售后服務我們要實施一個提升行動,解決好群眾有感的一些“關鍵小事”,為廣大居民打造一個更有溫度的幸福家園。




